您当前的位置: 首页 > 《针灸甲乙经》>痘后余毒证治例

痘后余毒证治例
阅读次数:     字体:【

夫小儿痘疮,自首至尾,脾胃温暖,表里中和,痘后亦无余证。若热毒太盛,失解,或过服桂、附热药,则收靥之后,余毒犹作,轻则咽喉齿目吐衄痈疮,重则热极生风,变成惊搐而死者多矣,当照后调治。

一、痘初毒盛,或因服附子毒药者,靥落之后,便服消毒饮一二帖,或饮三豆汤,解毒之良法也。若余热不退,轻则小柴胡汤;虚烦不眠者,竹叶石膏汤加酸枣仁;浑身壮热不退者,黄连解毒汤;烦渴谵语者,辰砂六一散;热盛大便闭,腹胀内实者,小承气汤下之。

一、痘后余毒,或先服附子,热毒失解,聚而不散,以至头顶胸背、手足肢节亦肿,成痈毒者,宜消毒饮、小柴胡汤,倍加羌活、独活、连翘、金银花、天花粉,有脓须刺破;如生痘风疮,止用消毒饮、败毒散之类。

一、余热发惊搐者,抱龙丸主之。过二三后,证恶者,死。

一、热毒上攻眼目,热胀疼肿,血丝遮睛者,洗肝散。壮热甚者,加黄连、黄芩、黄柏、栀子;肿胀不能开者,仍用鸡子清调黄连末,涂两太阳足底心,以引热毒下行。

一、咽喉肿痛,甘桔汤加防风、玄参、射干、牛蒡子,热盛加黄芩,小便涩加木通。

一、牙疳肿痛,失血牙龈宣露者,甘露引子;牙疳腐烂者,用老茶韭菜根浓煎洗净,仍敷搽牙散。

一、触冒风寒咳嗽者,发散药内加栝蒌、桔梗、杏仁、韭菜根、桑白皮、八白草根,痰盛加枳实、半夏、石膏。若毒攻肺,喘急咳臭脓血者,死。

一、脾胃虚弱,饮食不化,少进平胃散,加山楂、神曲、麦芽、香附;吐泻者,胃苓汤;寒甚呕逆泄泻,理中汤。大抵痘后证多余热,因寒者少。


 

关注我们

联系我们

站长信箱:2934808419@qq.com

电话电话:17328594682

咨询qq:2934808419

微信服务:17328594682

投诉建议:2934808419@qq.com

页面设计:腾云网

技术支持:腾云网

网站维护:腾云网

  备案号:粤ICP备202117491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