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当前的位置: 首页 > 《针灸资生经》>口甘

口甘
阅读次数:     字体:【

口苦、口甘同为热证,苦为燥热,在上、中二焦,多渴,属三阳;甘为湿热,在中、下二焦,多不渴,属三阴。盖脾胃属土,稼穑作甘,土邪下涉肾位,水土相蒸,甘味上溢于口,多兼呕吐。人每误认胃寒,而用温中之剂,不知湿热在于下焦,土能克水,温燥太过,肾水告竭,总不见热渴诸证,惟目不见物,渐至昏沉而死。

口甘一证,在诸证初起,犹可用温燥开导之品,而亦不宜过剂。在时疫必以清热为主,消痰为辅,或胸中停饮太甚,亦不过加苍术、半夏而已,如二陈去甘草加姜汁炒山栀、姜汁炒黄连、竹茹、黄芩等类,为口甘要药,乌梅更妙,酸能胜甘,盖五行克制,自然之理也。或四苓散加山栀亦得,然必以时疫之大势,为用药之权衡,斯可矣。


 

关注我们

联系我们

站长信箱:2934808419@qq.com

电话电话:17328594682

咨询qq:2934808419

微信服务:17328594682

投诉建议:2934808419@qq.com

页面设计:腾云网

技术支持:腾云网

网站维护:腾云网

  备案号:粤ICP备202117491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