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当前的位置: 首页 > 《校注医醇剩义》>大肠燥

大肠燥
阅读次数:     字体:【

大肠受燥热,则脏阴枯槁,肠胃不通,大便秘结,清燥润肠汤主之。

清燥润肠汤(自制)

生地(三钱) 熟地(三钱) 当归(二钱) 麻仁(三钱) 蒌仁(四钱)郁李仁(二钱) 石斛(三钱) 枳壳(一钱蜜水炒) 青皮(一钱五分蜜水炒) 金橘饼(一枚)

此方以二地、三仁为主药,生津润燥,开结之力颇速。再加当归养血,石斛养胃,青皮、枳壳皆蜜水炒,协金橘饼流通肺胃之气。肺与大肠相表里,补其脏必兼疏其腑,泻其腑必兼顾其脏,此脏腑相连,不可分割之定理也。祖怡注。

或问脾胃大小肠,何以不立燥凉方?答曰,胃为水谷之海,脾为湿土之脏,秋感燥凉,不畏其燥。且《金匮》云,大肠有寒者多 溏,小肠有寒者其人下重便血。其毋庸立燥凉方宜矣。本门方用红枣十枚者,有肝燥热、燥凉,脾燥热、肾燥凉,共四方。祖怡又注。


 

关注我们

联系我们

站长信箱:2934808419@qq.com

电话电话:17328594682

咨询qq:2934808419

微信服务:17328594682

投诉建议:2934808419@qq.com

页面设计:腾云网

技术支持:腾云网

网站维护:腾云网

  备案号:粤ICP备2021174914号